文章出處:本站 │ 網站編輯:管理員 │ 發表時間:2018/7/27 16:54:35
2018年上半年,在全國基建投資回落幅度明顯的情況下,與之息息相關的工程機械行業仍然保持快速發展,其背后原因引人思考。而近日,國務院常務會議中提出的系列經濟政策,更是提振了工程機械行業下半年的發展信心。
政策驅動
下半年基建項目推進有望加快
今年上半年,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為6%,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7.3%,增速明顯低于預期。而下半年,基建投資則極大程度出現觸底反彈的情況。
7月23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中,部署更好發揮財政金融政策作用,并且提出要有效保障在建項目資金需求,對必要的在建項目要避免資金斷供、工程爛尾。這一提法保證了在建基建項目的順利實施,一改上半年政策未落地前對基建項目該不該繼續建的觀望態度,從而避免了項目進一步推遲延期。
根據歷史經驗,工程機械保有量與下游基建及地產投資高度相關,與項目開工數直接相關。今年下半年,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組合拳頻出,在政策和經濟上同時保障了基建項目的順利進行。而基建存量項目的保證推進,則有利于進一步提升工程機械的銷量。
嚴格的環保政策和設備老齡化共同促進更新換代
今年上半年,設備的更新換代是工程機械行業的消費主力之一。一般工程機械產品的壽命周期為8-10年,上一輪的銷售高峰集中在2011年前后,此時則正好趕上了工程機械設備的全面更新換代階段。
同時,國家環保監管的趨嚴也推動了產品的更新換代。一般來說,環保對于工程機械有兩方面的直接影響,即限制開工和對高排放設備的管理加強,所以環保政策的落地和實施會推動新機銷售的增長。“以挖掘機為例,目前市場上的保有量約為130萬臺,2017年的累計銷售量為13萬臺左右,剩余缺口預計也會在后續的市場中逐步替換。”
農村市場發力 海外市場穩健
農村為主要陣地的市場是推動中國工程機械行業持續向好的動力之一,也是今年行業面景氣有別于上一輪上漲周期的重要因素。“此前,我國農村市場的公路擴建、農田建設和水利設施建設等基本依靠勞動力,但如今農村年輕勞動力很少愿意干這一工作,人工成本大幅上漲,催生了機械替代人工的趨勢。”研究員表示,預計在這一輪的多個因素中,農村市場的這一特性所拉動的消費需求占比粗略估算可達到40%-50%。
同時,隨著一帶一路戰略持續推進,上半年工程機械產品出口延續增長態勢。其中,以挖掘機、裝載機為例,1-6月挖機出口銷量8895臺,同比漲幅110.5%。上半年裝載機累計出口銷量突破萬臺,同比增長30.6%。在“一帶一路”的沿線國家貿易表現,正愈發活躍。
企業更加謹慎風控趨嚴
一個行業不會因為一個企業而做大,但是會因為無序競爭而走彎路。經歷過5年的寒冬期后,無數工程機械企業被淘汰出局。因此,此輪火熱的市場并沒有讓工程機械企業再度盲目擴張,反而使企業在生產、銷售以及對行業的預判等多個方面變得格外謹慎。
在關于對行業的預判方面,我們曾采訪過多家企業,大家的觀點都是出奇的一致:對于行業的預期不可盲目樂觀。而且,大家一致認為,協會、企業、租賃商、用戶必須聯合起來自覺抵制不正當競爭行為,找到破解行業發展的難題,堅決抵制無原則的低價傾銷,推動行業的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
在生產上,即使各家企業都處于缺貨、訂單積壓的狀態,但他們仍不愿意盲目復產或擴產。其實,有夢想的企業都希望擴大生產規模,但在規模擴大之前如果不能完成生產、管理能力的提升,簡單的擴充生產對于企業自身亦或是行業都會變成一場災難。
在銷售上,各家企業也嚴格控制風險及現金流,以前在市場上隨處可見的零首付杠桿化銷售策略已基本消失,反之首付比例基本上控制在3成以上,有的高達5成。即便有個別企業在市場上逐步采用低門檻的銷售策略搶占市場,但其他龍頭企業也基本不再會跟風加入,反而會聯合起來加以批判,以期共同促進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而這種謹慎和理性的銷售策略,讓當前市場上的客戶也相對優質,信用資質相對以往好很多,也降低了曾經拖垮行業的壞賬問題,使景氣周期持續得更長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