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本站 │ 網站編輯:管理員 │ 發表時間:2020/10/10 11:09:51
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是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等公共領域重要的投融資模式創新,也是公共領域供給側改革的重要抓手,代表著公共領域市場化改革、產業化發展的方向。推廣運用PPP模式,有利于擴大公共服務供給、提高服務效率。
2018年年中,PPP項目被國家大規模叫停之后,在制度、政策和落地層面規范之后,2019年至今,PPP模式開始成為越來越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運作模式,從國家政策導向上,公共領域要積極推廣PPP模式,鼓勵地方政府運用PPP模式。
而關注PPP項目的投資、審批和落地情況,某種意義上來說,也代表了中國工程機械行業下游基建領域項目的落地情況,PPP項目未來審批的節奏和投資空間,在一定程度上也預示了中國工程機械市場下游項目的落地節奏和資金到位情況。
PPP項目數量排名前五位分別是城市基礎設施2803個、總投資41715億元,農林水利888個、總投資8191億元,社會事業817個、總投資5902億元,交通運輸776個、總投資21874億元,環保755個、總投資3807億元。上述五個行業項目個數占項目總數的43%、占總投資的43%。
PPP項目的進展情況如下:必要性和可行性論證階段1578個、總投資24618億元;實施方案審查階段1093個、總投資11970億元;社會資本方遴選階段2845個、總投資36657億元;項目建設與運營階段1555個、總投資21173億元;項目移交階段9個、總投資25億元。從上述數據表明,未來還有超過60000億元的PPP項目會逐步落地建設與運營。
在全國各省份、自治區和直轄市的投資計劃中,交通、能源等大基建項目仍占據主要位置,預計2020年PPP投向基建領域項目數量和項目金額都將增加,預計2020年基建的增速超過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