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本站 │ 網站編輯:管理員 │ 發表時間:2020/11/27 13:17:20
眼下隨著基建政策逐步落地實施,工程機械呈現了高景氣的態勢,而行業的火爆,無疑帶動了企業的高光表現。在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下,龍頭企業的市場地位愈發凸顯。
聚焦工程機械板塊的“前三甲”,三一重工、中聯重科與徐工機械在近幾年的市場表現有何變化?誰的發展潛力更大?
從全球市場份額來看
2020年全球工程機械制造商10強
作為基建強國,我國工程機械企業在全球市場格局中占據了第一梯隊位置。根據YellowTables的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工程機械制造商TOP50,徐工集團、三一集團、中聯重科營業收入分別位居第4、第5和第10位,這三家企業的市占率合計在全球達到14%左右。
企業營業額中:徐工機械>三一重工>中聯重科
三家公司歷年資產收入負債情況(億元)
需要說明的是,雖然徐工集團是我國工程機械第一名,但上市公司徐工機械僅覆蓋了集團的部分業務,集團內較為重要的挖掘機械、混凝土機械板塊均不在上市范圍。
相比,三一重工和中聯重科則是工程機械板塊整體上市。為此,雖然徐工集團全球整體營業額更為靠前,但上市公司徐工機械的規模和業績反而低于三一重工。
從收入構成來看:業務領域和產品各有差異
三家公司2019年收入結構(億元)及毛利率
徐工機械營業收入主要來自起重機械,其余則為道路作業機械及各類工程機械備件收入,來源相對龐雜。
三一重工的起重機業務起步相對較晚,但上升勢頭良好,目前混凝土機械、挖掘機械和起重機械是收入三大來源,收入占比合計超過87.7%,重點突出。
中聯重科分別在起重機械和混凝土機械方面與徐工機械和三一重工形成強勢對抗,此外農業機械和高空作業機械是中聯重科未來的戰略業務方向,目前在收入和毛利貢獻方面尚未顯現(農業機械板塊目前毛利率僅為4.3%)。
三一重工的產品收入構成:挖掘機板塊和混凝土板板塊貢獻最大,其次是起重機板塊。
中聯重科的產品收入構成:起重機板塊和混凝土板塊貢獻最大。
徐工機械的產品收入構成:起重機板塊貢獻最大,其余產品貢獻較為均衡。
從財務報表來看
由于工程機械設備由于單筆金額高、資產壽命長,一般采取融資租賃、銀行按揭等方式銷售,部分融資需要設備廠家提供擔保,因此客戶償債能力和應收賬款管理對企業的盈利質量也構成重要影響。
三家公司歷年收入利潤(億元)及利潤率(右軸)
三一重工在過去5年的業績,整體收入穩步上升趨勢最為顯著,在疫情期間也沒有受到趨勢性影響,而且應收賬款及存貨周轉情況均好于同業。
徐工機械歷史業績走勢相對穩健,但2020年以來出現明顯的業績下滑,同時由于半年度對計提各類資產減值準備合計9.5億元,導致前三季度歸屬母公司凈利潤同比出現負增長。
中聯重科在2015年的資產、收入、利潤在三家之中均處于更為有利的位置,但2017年前后的巨額減值和戰略猶疑,公司業績缺乏長期成長性。
截止到2020年Q3:中聯重科凈利率>三一重工凈利率>徐工機械凈利率。
三家公司應收賬款及存貨周轉率(天)
企業的應收賬款周轉率:徐工機械>中聯重科>三一重工。
企業的存貨周轉率:中聯重科最高,三一重工和徐工機械基本持平。
從研發占比來看:三一重工決心顯著
三家公司歷年研發投入(億元)及收入占比(右軸)
在智能工廠、設備全生命周期等工業互聯網應用方面,三家公司均已取得卓越建樹。2020年9月底,徐工機械公布擬將其從事工業互聯網和智能制造服務的控股子公司徐工信息分拆至深交所創業板上市的預案。
從今年市場動作來看
徐工混改,挖掘機上市與資本的狩獵
作為首批混改試點,9月22日,徐工集團完成戰略投資者簽約。其中,徐工集團與江蘇國信、建信金融、交銀金融等3家國有控股企業成功簽訂總額為54億元的股權轉讓協議,徐工機械母公司徐工有限與12家戰略投資者和員工持股平臺成功簽訂總額為156.56億元的增資協議,合計引資210.6億元,成為2020年全國混改第一大單,也是近三年全國裝備制造業混改第一大單。
除了有利于完善職業經理人選聘制度、加強員工激勵、提升資金實力之外,徐工有限將工程機械業務板塊剩余優質資產(如挖掘機)注入上市公司成為普遍期待。但目前資產注入僅為坊間猜測,尚未形成明確方案,確定性仍需進一步觀察。如能實現工程機械板塊整體上市,徐工機械未來的業績增長將十分值得期待。
募資66億,中聯重科重振雄風時機已來
8月,中聯重科在股東會議上高票同意擬用非公開發行方式引入4名戰略投資者并募集不超過66億元資金。在中聯重科本次定增預案中,66億元募資總額將由懷瑾基石、太平人壽、海南誠一盛和寧波實拓包攬,認購金額分別為31億元、19億元、10億元和6億元。
四個募投項目皆與智能制造有關,分別投向挖掘機械智能制造、攪拌車類產品智能制造升級、關鍵零部件智能制造、關鍵液壓元器件(液壓閥)智能制造項目。其中,挖掘機械智能制造項目募投超30億元。
中聯重科本次募投項目將破除產能限制,大幅提升挖掘機、起重機產能,進一步提升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保證公司未來的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三一燈塔工廠助力生產
為了滿足旺盛的市場需求,今年三一大力推進數字化轉型,不僅建設了行業首個“燈塔工廠”,并仍在不斷加大力度布局各產品線“燈塔工廠”建設,力爭成為智能制造的先驅。截止2020 年上半年,三一通過數字化轉型,其經營能力大幅提升,人均產值處于全球工程機械行業領先水平。
三一大力推進產品電動化和智能化,推進數據管理和應用,未來將成為一家數據驅動的公司。
從行業整體來看,近期的市場需求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是老舊設備更新需求,以四萬億刺激政策實施至今計算,目前正在進入更新期;二是基于新基建、數字化應用、環保達標等發展的更新升級需求。從中長期來看,工程機械行業前景依舊可期。
中聯、徐工、三一在享有新基建帶來的行業整體紅利的同時,哪家企業的發展潛力大?未來你更看好誰呢?
(文章來源慧聰工程機械網,素材選自:風電順風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