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本站 │ 網站編輯:管理員 │ 發表時間:2015/8/25 11:40:44
隨著“一帶一路”戰略構想進入務實合作、全面推進的新階段,區域基礎設施合作面臨重大市場機會和全新發展格局。據估算,2015年中國建筑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區域的潛在市場空間可達4124億美元(約合2.5萬億人民幣)。
為實現多方互利共贏,業內倡導在“走出去”過程中,中國對外成套工程行業與工程機械行業優勢互補、抱團出海,嘗試合作新模式,打造中資企業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成功典范。
4124億美元的潛在市場
改革開放37年以來,從大規模“引進來”到大規模“走出去”,中國正以更廣闊的視野觀察世界、審視自身。2014年,中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達到1400億美元,首次超過外商對中國的直接投資,成為資本凈輸出國,“走出去”成為中國企業的必然選擇。2014年我國對外成套工程項目簽約超千億元,中國建設大軍已成為聞名世界的鐵軍。
而中國企業“走出去”的迅猛發展,正是得益于中國各大產業板塊的強強聯合、互利共贏。中國建設企業的海外市場份額與中國工程機械出口目的地高度吻合,并形成了強有力的競爭鏈條——基建行業的快速發展,造就了聞名世界的中國建設軍團,也帶動了中國工程機械的快速發展,而中國工程機械也為建筑企業節約了30%以上的設備成本。
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持續推進,各經濟走廊、新亞歐大陸橋等項目包含的交通、電力、通信等基礎設施將相繼啟動建設,這對于在經濟“新常態”下,正努力轉型升級和國際化開拓的中國基礎建設企業以及裝備制造業來說,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和重大影響。
“縱然2015年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很大,但對外投資的步伐卻未放緩。”國家商務部投資促進局副局長楊依杭在會上透露,1-6月,我國累計實現對外非金融投資560億美元,其中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投資達到70.5億美元,同比上升了20%多。
據統計,中國建筑企業在非洲市場中所占分額為48.7%,亞洲市場為17.3%,中東市場份額為16.4%拉丁美洲10.5%,歐洲市場份額為2.2%。據此估算,2015年中國建筑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區域潛在市場空間可到4124億美元(約合2.5萬億人民幣)。而工程機械與工程量的相關需求彈性約為1.7%,因此,中國工程機械在一帶一路市場的需求量約為68億美元(430億人民幣)。
產能走出去,不是單個企業的行為,而是整個產業鏈的事情,加大金融機構的創新力度,整合多方資源,以促進企業抓住這一千載難逢的機會實現轉型升級。
習近平主席倡導的‘一帶一路’戰略,不僅為對外工程承包行業注入了新動力,也為中國制造轉型指明了新方向,該戰略的推進和沿線國家基建項目的啟動,也將給徐工的全球產業“珠峰登頂”創造出歷史性契機。據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工程機械需求占全球需求的30%,占中國工程機械出口的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