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本站 │ 網站編輯:管理員 │ 發表時間:2015/12/21 17:32:36
出擊 國家將鐵腕清理產能過剩
目前部分傳統制造行業產能嚴重過剩問題進一步凸顯,特別是鋼鐵、水泥、平板玻璃、電解鋁、船舶等行業產能嚴重過剩、供大于求的形勢比較嚴峻。
鋼鐵行業所面臨的問題就是怎樣化解產能過剩矛盾。傳統制造業面臨的最大困難一是產能嚴重過剩問題進一步凸顯;二是企業盈利問題;三是企業創新轉型能力不足。“十二五”期間,中國淘汰落后產能取得非常明顯的成效,主要集中在鋼鐵、有色金屬、建材、輕工、紡織、食品等19個行業。不僅提前一年完成了“十二五”既定的目標,同時還完成了追加目標。但產能過剩問題依然存在。
危機行業巨虧百億元
鋼鐵行業大規模的停產卻是不爭的事實,統計數據顯示,從上年末至今年12月,中國鋼鐵停產產能達到6435萬噸。擺在眼前的事實是,不僅銷售不順暢,鋼材價格下滑非常嚴重,已經遠遠超過了鋼廠成本“紅線”所能承受的范圍,經營持續惡化帶來鋼鐵行業普遍虧損。如今,鋼鐵企業停產潮已經持續一年,而且停產規模越來越大。
當前我國鋼鐵工業已經進入“寒冬”,鋼鐵消費下降、供大于求矛盾突出、惡性競爭激烈、價格下跌、行業虧損嚴重。盡管今年以來鐵礦石等原材料屢創新低,但并沒有使企業轉虧為盈,鋼鐵行業困境仍在持續發酵。
令人擔憂的是,由于市場持續疲軟,鋼鐵企業和用戶資金都處于偏緊的狀態,銷售貨款回籠存在較大難度,特別是貨款回籠的現金比例偏低,鋼鐵企業普遍面臨資金緊張的狀態。隨著負債率持續上升,債務風險越發顯著。
對策 改革審批方式嚴格市場準入
化解矛盾的當務之急是嚴格市場準入,推動產業政策、財政政策、土地政策、環保政策聯動,嚴控產能無序擴張,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壓縮現有產能,推動企業發展,提高產業集中度。但是從長遠來看,要解決這一問題,還要盡快改變依靠行政審批的管理方式,轉向更積極推動完善市場機制和減少政府干預。
從目前鋼企經營面臨的外部環境看,鋼材需求已經接近飽和,隨著經濟結構調整導致的需求下降,加上銀行不再續貸的壓力,更多鋼廠在后期恐怕會面臨資金斷裂的風險。這也意味著,行業的洗牌力度會進一步加大,同時也會給鋼鐵行業后期的兼并重組創造更多機會。